热情欢迎
每一位来访者

“专精特新”武汉“小巨人”近九成来自九大支柱产业

一根2米长的普通光纤,价值只有数十元人民币,经过磨制、涂覆等加工,则变成了价值最高数十美元的高端透镜光纤——楚星光纤专做透镜光纤,做了整整20多年,已成为全球产销量最大的透镜光纤专业生产基地之一;

工业智能化

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好坏,直接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转、使用寿命,但工业散热器投入大、产出小,国内该设备大多依赖进口,单台能卖到40多万元。有家叫武汉倍沃得热力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深耕工业散热器细分领域15年,如今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第一。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专精特新”。9月8日,在南京举行的2022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传来佳音,包括楚星光纤、武汉倍沃得热力在内,湖北共有303家企业入选工信部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其中,包括武汉158位“小巨人”。

“专精特新”为何重要?中小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而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是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

可以说,城市的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生长曲线,与省市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吻合。

一家“中国500强”

链着4个国家级“小巨人”

7年前,中国信科旗下子公司烽火通信与武汉邮科院共同出资成立了飞思灵,专注于光通信系统设备及光模块器件所需芯片研发、设计。很快,这家企业参与了多项行业标准制定及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拥有150余项专利授权和数百项技术方案,芯片产品涵盖10G到超100G系列,还与东风技术中心共建车规级芯片联合实验室,并肩攻坚汽车芯片。

此前,中国信科旗下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锐光信通,而第四批国家级放榜后,旗下武汉烽火锐拓科技有限公司、武汉飞思灵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和武汉长光科技有限公司都晋级国家级“小巨人”。

在武汉另一支柱产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上,以东风李尔、东风延锋、东风富士汤姆森、华培动力、武汉锦瑞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每年保持高研发投入,推动制造焕新,生产的汽车座椅、调温器、放气阀、发动机缸盖产销稳居市场前列。

在生物医药领域,武汉华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一批“小巨人”崛起。

盘点武汉现有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现,它们主要分布于“965”现代产业体系中,近九成来自武汉九大支柱产业,而在网络安全、航空航天、空天信息、人工智能、数字创意、氢能六大新兴产业中,也有武汉安天信息、航天科工武汉磁电有限责任公司、立得空间、艾普工华科技(武汉)有限公司、理工数传、雄韬氢雄等“小巨人”企业。

全自动生产线会自我优化配方

近百岁企业成为新晋“小巨人”

8日,记者在双虎涂料看到,上月刚投产的全自动工业漆生产线,正在自动生成配方、自动配料生产。

武汉双虎涂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蒋红升介绍,这套系统会持续把所有生产数据存储起来形成大数据,并深度学习和自我优化配方,随着时间推移,数据量会越来越大,配方就会越来越精准,产品品质越来越高,生产效率会持续提升,客户满意度也会不断增长,最终体现在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上。

这家有着94年历史的企业,是中国涂料工业发展的先驱之一,在细分领域目前仍保持65%的市场占有率,其特殊涂料用在了东风导弹、长征火箭、船舶舰艇等国家先进制造中,它出现在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上。

“双虎涂料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专’,也就是专业化方面,但市场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专业化的产品也要与时俱进来满足这个需求,我们的策略就是持续升级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水平。”蒋红升介绍,一方面,企业不断朝着“专精”发展,以桥梁重防腐为例,在水性漆耐盐雾性上,双虎涂料已超越2500个小时,在业界领先,但仍朝着4000个小时的新高峰冲刺;同时,企业每年研发投入中的50%集中在攻关绿色环保涂料上。

蒋红升介绍:“双虎涂料制定了‘产学研策保研发’和‘智能制造保交付’的经营策略来保障我们的‘专’不断升级,既有传统工业的特点,又能与时俱进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来升级智能制造,持续满足客户需求,保障企业的长期高质量发展。”

总部位于青山区的合建卡特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致力于重载移运提架综合解决方案的民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刚入选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企业董事长施向华说:“企业和政府同向而行,始终走在‘专、精、特、新、链、品’之路上。”他介绍,企业发展过程中,立足自身技术优势,依托企业创建的湖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省、市创新研发平台,聚智攻关国际影响力大、综合建造技术难度高的国内外道路桥梁重点工程施工建设。同时,在企业培育及申报省及国家“小巨人”过程中,青山区经信局热忱为申报企业解读申报要求,切实帮助指导申报企业做好对标把关及延伸服务。

有着25年历史的武汉南华工业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同样跻身国家级“小巨人”。其副总经理吴德明回忆申报过程时非常感慨:“市经信局成立了专班,专门给我们讲解、解读政策,在申报过程中,市区经信部门及时与企业沟通,并指导企业进行申报资料的修改完善。”

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武汉入选第四批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图谱,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方面,在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武汉支柱产业链上,“专精特新”新生力量延绵不绝;同时,企业申报热情高涨,经过多轮宣贯,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走专精特新之路是发展必由之路,我市本地企业特别是老牌工业企业对“专精特新”积极响应。

这一次,一批多年扎根本土的企业,一同走上“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成为武汉工业转型升级的一抹亮色——武汉158家入选第四批国家级“小巨人”企业中,注册时间在2002年以前的有42家。

武汉尚有千家专精特新“后备军”

拥有有效专利占比97%

科技企业里,“藏着”大量的专精特新企业,这从某种程度将影响一个区域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的增长后劲。截至2021年,武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在5年内翻了两番,达到9151家。在2021年全国主要城市高企排名中,武汉位列副省级城市第4位、全国主要城市第8位。

家的梯次培育体系。储备种子还在不断更新入库。 家、国家重点“小巨人”26 家、国家“小巨人”207 截至目前,武汉已形成市级培育企业1307家、省级“小巨人”871

可以说,“小巨人”比拼中,武汉尚有“千军万马”。

武汉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对我市千家专精特新企业进行调研后发现,营收8000万元以上的占比超三成,营收规模可以代表企业的“个头”,这意味着,即使在库的企业,要冲击“小巨人”也具备相当的实力。

据武汉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调研,在专利这一评估创新型的指标上,武汉在库后备企业拥有有效专利的就占到97%,拥有自主品牌的近八成,近七成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在创新能力大检阅中,武汉具备一定“含金量”。

去年,武汉市政府发布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这也是全国首个以市政府名义出台的“专精特新”专项行动计划。该计划提出到2023年,培育市级“专精特新”企业超过1200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500家,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60家。

武汉共有315家企业申报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最终有158家企业入选,申报数量、入选数量皆为历年之最。

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不足50家到翻番的突破,武汉将持续实施“专精特新”“一库一检一案”,依托“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寻找差距与短板,根据企业行业特点、生命周期制定对应精准培育方案等,拉长优势、补足短板,持续培育初创企业逐步成长壮大,贴心服务外地来汉企业扎根发展,精心培优本地企业走向专精特新。

赞(1)
《“专精特新”武汉“小巨人”近九成来自九大支柱产业 》咨询电话:18186455313,咨询微信或QQ:9915360,(申报易:项目申报、专利商标版权代理、软件著作权代理、科技成果评价、各类标准化代理、软件开发、商业计划书、工商注册财税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两化融合、企业信用修复、ISO体系认证等)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