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围绕产业链打造“服务链”
工业设计小镇、生态环保集聚区……武汉深入实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三年行动,围绕产业链打造“服务链”。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通过创建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生活性服务业创新先行区(“双十”创建),加快打造一批典型示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创建经验。
长江日报记者近日获悉,前三季度,武汉市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6.1%,1—8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2.5%。
■ 现代服务业与新兴产业集群深度融合
在D+M工业设计小镇,浪尖设计公司的一套“细胞处理系统”工业设计方案已在制造工厂完成样品生产。基于此,武汉一家创新型医疗企业已申请了医疗器械注册证。
“既要想得到,还得做得出。”D+M工业设计小镇总经理、湖北省诊疗设备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李少康说,“工业设计是武汉大力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贯穿工业生产全过程的关键环节。以高端医疗器械为例,D+M工业设计小镇不仅整合了设计资源,还联动了制造产业链,确保创新想法能够实现从纸面到现实的转化。”
武汉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正在大力发展金融、物流、科技服务、软件信息、创意设计和人力资源六大生产性服务业,以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为抓手,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服务业集聚区和示范企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整体实力进一步夯实、产业地位进一步显现。
通过重点培育,现代服务业正在与新兴产业集群深度融合,一股新质生产力喷薄而出——软件信息让智能制造穿梭于虚实之间。在华中区块链科技融合创新中心,“链”被织成“金钟罩”应用于工厂,数据切片被加密并分布储存在不同生产节点,实现了安全生产监管;金融为小巨人“输血供氧”,武汉融资租赁公司提供的短期资金融通服务,让装备制造领域一家专精特新企业“扛”了过来,企业订单得以顺利投产并已向客户交付。
■ 形成一批服务业亮点片区
“除了公司总部,我们目前还将两个子公司也带到武汉来了。”湖北沛林生态林业有限公司在林业碳汇、国储林建设等领域深耕多年。其负责人陈志丽介绍,企业及产业链企业已陆续搬入位于江岸区的“环三峡集团生态环保集聚区”。
2021年,三峡集团将总部搬迁至武汉市江岸区。第二年,沛林生态就逐“链”而来,其入驻的天悦外滩金融中心,距离三峡集团总部大楼只隔了两条马路,走路仅用5分钟。以三峡集团及其子公司为中心,以生态环保总部、碳金融、生态环保设计工程、环境咨询等业态为主的产业集聚区已然成势。
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武汉通过发展楼宇经济,从“小而散”到“立起来”“密起来”。在武昌区,武汉数创大厦先后入驻50多家数字科创类及配套创投企业,多家企业业务量倍增,还诞生了武汉纵横天地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湖北毅瑞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等几个“专精特新”企业;在江汉区,市区发改部门引导红T时尚创意街区为企业进行细分画像,不断增强产业集聚效益,如今园区主导文化创意设计类企业占比从40%提升至65%。
在武汉经开区,中国一冶等央企和民企联手,将曾经的老旧工业园改造升级为芯片造型的人工智能科技园,吸引满载新动能的人工智能企业纷纷入驻。
市发改委介绍,以“双十”创建为主要抓手,支持各区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集中度显示度。今年以来,全市服务业创新发展蔚然成风,产业规模、集聚水平都在提升。在江夏区,当地发改部门协同金融部门上门为阳光创谷产业园区内企业定制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在武昌区,为推动碳汇大厦产业集聚,发改工作人员探索以社区和学校为试点,在本地寻找低碳示范应用场景;在长江新区,武汉新港华中贸易服务区是具备口岸服务功能和商贸供应链服务的创新发展示范区,当地发改工作人员每月开展常态化“政企”面对面交流,已助力园区引进超40家商贸类企业。
培养“数字工匠” 助力“数字武汉”
轻点鼠标,打开电脑上的软件平台,坐在武汉群宇科技有限公司办公桌前的徐汇镔和同事可以从屏幕上看到公司设在荆门和襄阳两地的基围虾养殖基地现场。几百个大型养殖桶内,基围虾苗正在计算机程序的控制下,享受着定时喂投、及时换水等“服务”。另一个网页上,养殖桶内的细菌值数量、水温等数据不时闪动,随时检测、更新。
“我们把物联网数字科技应用到基围虾养殖技术上,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也更科学,大大提高了人工养殖基围虾的成活率。”徐汇镔毕业于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专业,工作几年来,他负责的基围虾智能养殖项目,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
徐汇镔的智能养殖并非个案。数字时代,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向各领域渗透,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不断发展,数字经济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全球进入数字时代,武汉市勇立潮头。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多高素质“数字工匠”。“立足光谷、服务湖北、服务武汉”,2023年,徐汇镔的母校——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武软”)锚定国家需求,瞄准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响应新业态、新技术、新规范、新职业的新要求,着力打造“数字武软”,实现高质量发展。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马蜂说:“搭上武汉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快车,我们才能在新中求变,变中求新,以数字化推进武软内涵式发展,大力培养数字人才、数字工匠,更好地服务武汉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产业生态发展,助推武汉打造数字基础设施标杆城市、数字中国建设样板区和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 数字赋能 高职院校与光谷搭建深度融合平台
2023年5月19日上午,在武汉市政府部门领导下,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依托,175家政府机构、高校、中高职院校、企业、行业和科研机构联合打造的“武汉·中国光谷”产教联合体宣告成立,武软、烽火为牵头单位。2023年10月,教育部印发通知公布第一批28家市域产教联合体名单,“武汉·中国光谷”产教联合体上榜。
武软地处武汉光谷腹地,与我国最大的光通信企业之一烽火通信科技集团一墙之隔。中午时分的学校篮球场上,打球人的身影穿梭,争抢正酣,其中不乏烽火科技集团的员工。“其实这道墙并不存在”,武软电子工程学院院长何琼说。“烽火集团的很多员工中午到武软食堂吃饭,到操场打球,他们很多人就是武软毕业的,从学生到校友,不过从一道门跨进隔壁的另一道门。”何琼说,“武软和烽火的产教联合体其实也是生活工作、专业产业的联合体。”
数字赋能,让一所高职院校与武汉光谷深度融合成为可能。
“武汉·中国光谷”产教联合体集纳了武软7个职教集团、6个产业学院、5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依托这些平台,武软还承担着332项横向课题,解决了159项企业数字化技术现场应用难点,获得专利301项,为企业实现经济效益5000余万元。其中,与烽火集团合作的《5G承载关键技术及产业应用》项目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华中农业大学合作的《舍饲高效养羊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推广》项目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武汉·中国光谷”产教联合体见证了武软与中国光谷的共生、共长、共融、共兴,也见证了武软与光谷“光芯屏端网”万亿高新产业集群紧紧相连,联系不断深厚,融合不断加强。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副校长万国邦介绍,该校自2004年起,围绕着光谷产业布局,服务区域经济,首批开设光电子技术(智能光电技术应用)专业,是国家级产教联合体——武汉∙中国光谷产教联合体的重点依托专业。其中,智能光电技术应用专业连续多年在分专业排名中居全国第二位。
实际上,早在数年前,武软便对接“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体系,共建了77个校外实训基地,先后投入3亿元,完成实习实训条件的数字化改造升级;同时,武软对接高新区光电子产业园等科创园区及创新型企业,校企共同投入1.45亿元,建成2万平方米的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应用技术、武汉智能制造技术应用等4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建成了软件技术专业等4个国家级生产实训基地、武汉市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平台。这些创新中心、实训基地在数字空间里仿真模拟了实习实训教学环境,为创新型数字工匠培养,搭建了精准高效的培养平台。
如今,一边是光谷产业集群的数字化不断突破、提速、增效,赋予经济发展新动能;另一边,武软不断适配数字经济和信息时代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围绕“武汉造”,主打“光谷牌”,培养了大批掌握智能化网络化技能、善于应用数字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复合型“数字工匠”。
11月14日,由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牵头,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组织、学校、科研机构、企业等百余家单位联合打造的全国高档数控系统和智能装备产教融合共同体在武软成立,成为培养能够适应高端数控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11月22日,湖北省发改委公布2023年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认定名单,武软作为主要依托单位,与位于光谷的武汉惟景三维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复杂零部件智能检测与识别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名列其中,是今年唯一获批的高职院校。该研究中心将致力打造复杂零部件智能检测与识别领域先进的研究基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武软人”正在成为推动光谷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和光谷数字经济发展的源源不断的生力军。
■ “匠师”发力 托举“数字工匠”站上职业“云端”
工作三年后,武软机电一体化2019届毕业生陈宁还会不时回忆起在校期间,他和老师、队友们一起为全国职校技能大赛、“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等各类重大赛事紧张备赛的情景。在省赛、国赛赛场上,陈宁与陈元凯、李大明等多位优秀指导老师及队友获得过多个最高奖项。
“大学期间平均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国赛’的经历,不断接触到行业内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加上老师们的教育指导,我逐渐感受到所学专业的魅力,看到数字经济更大的发展空间。”2019年毕业时,陈宁已经获得了湖北省人社厅授予的PLC应用高级技术职称。入职武汉同力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后,他迅速成长为骨干员工,并获得“优秀新员工”“优秀项目奖”等荣誉。
参加比赛是职业院校培养学生成为“数字工匠”的练兵场和试金石。
电子工程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陈元凯常年带学生参赛。一年来,他与6名师生组成的智能创新团队已先后参加了教育部、人社部等组织的近10项比赛,多次获奖,而他所教的机电一体化专业2023届毕业生早在2022年11月就被企业“抢光”。
在陈元凯看来,作为传统工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支撑,“数字工匠”的工作场景、劳动工具、职业技能、知识结构都与传统工匠迥然不同,参加比赛在提高学生数字技能熟练度,适应更多数字技术工作场景和掌握行业数字技能新知识等方面都有促进。
一年多来,武软赛创结合,收获颇丰。学生获市级及以上技能竞赛、创业大赛奖项300余项,其中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金奖等多次,在2018—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高职)榜单中位列全国第七、湖北第一。对光谷产业的人才支撑作用更为凸显,5年来累计毕业软件技术专业人才4500余名、数字化工匠90000余名,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约70%留汉就业,其中约85%就业于光谷,服务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毕业后研究了两年多智能基围虾养殖的徐汇镔,如今把物联网应用推广到了智能家居、智能城市等多个领域。入职后第三年,他所在的公司鼓励员工参加华为云计算认证考试,能够通过该项考试并排名在全世界前100位的员工可获得8万元奖金。徐汇镔以第56名的成绩获得了这份奖励。“我很感恩学校和老师们的培养,为我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现在,徐汇镔还会经常和老师研究行业内最新的动态,工作上的疑惑也总能被老师们“轻松化解”。
一大批如同陈宁、徐汇镔一样的未来“数字工匠”,在武软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定位,这里也诞生出多位数字化时代的职教名师和大城工匠。
2023年9月15日,武软教师赵臻子在2023年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商业数字化能力”赛项国际总决赛中以总分第一获得金牌,从来自中国、南非、俄罗斯、巴西、印度等金砖五国200多支代表队中脱颖而出,为国争光。
“商业数字化能力分析赛项要求使用企业真实数据,解决企业真实面临的难题和困境。选手要用Python完成数据预处理、建模和数据可视化。”赵臻子说,“得益于学校的支持和保障,我在开放、包容、交流的国际赛场中得到了成长。”
截至今年,武软已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26个,其中国家级2个;教师教学创新团队42个,其中国家级1个;技能大师工作室10个,其中省级2个;省级职业技能名师工作室1个,黄鹤英才(教育)计划名师工作室1个;引进计算机、信息、智能制造类硕士及以上研究生210人,软件技术教师团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单位。
2023年,武软进一步实施“拔尖人才计划”,立项建设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引进或培养博士10名(含1名在读)、引进或培养教授8名、培养产业教授2名、计算机类湖北省技术能手14名、武汉市五项技能竞赛状元2人,建成教师培养培训基地5个、企业实践流动站2个,专任教师双师比例达到90%,提升了教师教学能力。专业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同步提升师资的“数字化”,全校范围内共培、共享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师,扩大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覆盖面及人才储备,奠定培养数字工匠的基础。
近三年来,教师数字化能力显著提升,成果不断涌现:教师获省市级教学成果奖11项,市级以上竞赛中获奖百余项;1名教师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1名教师获“湖北省荆楚好教师”,仅武汉市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平台就产生26名省级技术能手。在连续七届武汉市五项技能竞赛中,学校教师六次夺得状元。
一年多来,武软也成为武汉高职院校中办赛、参赛最多的高校。学校承办2022年湖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CAD机械设计(世赛选拔)和CAD机械设计(国赛精选项目)、湖北“工匠杯”湖北省数字技术及新职业技能大赛“互联网营销师”和“数字化管理师”赛项,2023年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赛项、第13届新华三杯全国大学生数字技术大赛湖北赛区初赛和晋级赛、2023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RAICOM)湖北省赛、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连锁经营管理”和“互联网营销”赛项湖北省选拔赛。“一所高职学校能多次承办省赛、国赛,是对学校办学实力的肯定,特别是越来越多的数字化赛项落户武软,引导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使办学质量得到不断提升。”武软副校长王中林说。
■ 抢占赛道 “数智化”转型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个学生的培养周期至少需要3年,能够培育大批高素质复合型“数字工匠”和优秀的“数字匠师”,立足光谷、服务武汉,武软是土壤,更是源头。紧跟数字经济发展展开的数字化教学改革,不管是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或者培养模式,武软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
武软信息学院如今共有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四个专业,跟四五年前相比,这些专业正在不断经历专业方向调整、教学内容更新等变化。“我们在2018年申报了大数据专业,2021年申报了虚拟现实技术专业,契合武汉市965产业的状况。”信息学院院长罗保山掰着指头谈起这些变化。
按照以产定教、以教促产、产教融合的专业建设思路,仅在信息学院,2023年就已完成45门专业课程的数字化升级,开发数字化校本讲义20门,将60余项大赛、科研资源纳入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引入项目案例150余个,42门课程实施“真实场景+虚拟仿真”混合式实训。
信息学院的“变”,在其他学院一样引起共振。
在计算机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和云计算、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五个专业均与网络发展相契合,为数字化发展搭建基础架构。“物联网专业可以为各个行业赋能,比如智能车行业、工业互联网、智能楼宇等,云计算是计算的基础,搭建计算环境……”计算机学院院长谢日星说。
在艺术与传媒学院,师生们聚焦行业变化,大胆尝试艺术与科技的跨界融合。学院2020年就在数字创意专业群中加入共享课“设计人工智能课程”;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影视动画专业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将人工智能、AI技术、智能平台、3D虚拟仿真机器人等数字化技术引入教学和实践……12月21日,该学院学生团队在中国侨智发展大会“双创”大赛之一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竞赛上,以总分第一获得一等奖,将参加2024年在俄罗斯举办的总决赛。
武软教务处处长李萍介绍,随着“云大物智移”等信息技术在产业中的广泛应用,武软共增设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30个新专业;深入挖掘数控技术、会计等传统专业对应产业的新业态、新场景、新内涵、新技术,对12个传统专业全面开展专业数字化改造与升级。
在这些“数字”专业里,有华为生态圈、阿里生态圈;有鲲鹏产业学院、新华三数字工匠产业学院、智能物联产业学院、社交电商产业学院,有华为唯众大数据学院、华为1+X实习实训就业基地,有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网络安全保障工程……公司、项目与教学深度融合。每一个专业都至少与一个业内骨干企业进行合作,采用“1个龙头企业+1所院校+1个产教融合型企业+n个产业联盟企业”的建设模式构建人才培养链。除了专任教师外,武软每个“数字”专业还会聘请数十名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工程师授课。
“光谷产业升级与数字化转型步入快车道。”武软校长蒋兴鹏说,“2023年是开局年、闯关年,也是丰收年,武软将继续紧跟数字产业发展趋势,坚定数字工匠人才培养方向,着力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夯实教育教学数字化底座,推进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数据治理能力,建好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助力光谷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国家数字经济发展。”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